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,既有利于消除農民后顧之憂,也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良性運行、城鄉統籌目標的實現。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、河北大學教授宋鳳軒撰著的《城鄉統籌視角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》一書,以城鄉統籌為視角,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,提供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和完善的路徑選擇。
進入21世紀以來,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試點走向全覆蓋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確立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試點展開并迅速推廣,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網絡逐步形成,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將成為現實。《城鄉統籌視角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》一書全面調查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,并結合我國國情,對優化制度設計和實現制度全覆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思路,可謂應時之作。該書在反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歷史基礎上,還理性提出了必須以制度性的保障替代臨時性保障、以長久的保障代替階段性的保障等觀點。
基于對農村社會保障現實的理性認識,以及對其發展未來的前瞻性思考,《城鄉統籌視角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》一書提出,構建一種長效運行機制,為農村居民提供一種持久的、高效的、可信賴、有保障的制度體系才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真正的未來。從實現社會公平、立足長遠發展、著眼管理高效的角度,城鄉統籌將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方向。以城鄉統籌為研究視角,該書將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、社會保險制度的城鄉統籌等問題納入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視野,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未來發展指點了著力方向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進城務工人員和失地農民的規模正不斷擴大。這部分人群游離于城市和農村之間,對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提出了很大挑戰。為了完整地研究農村社會保障制度,《城鄉統籌視角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》將進城務工人員和失地農民納入進來,著重調查了這類人群的參保情況,并以此類人群社會保險關系的有效接續為著眼點,研究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統籌路徑,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。總的來說,該書為政策制定和制度優化提供了有益的參考。